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 研讨会 (1 / 4)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在余切去往蓉城的过程中,前一个星期,《红岩》杂志的主编黄兴邦也看到了他这一篇奇文,《天若有情》。

        《红岩》杂志是省级刊物,战绩辉煌,79年创刊后,立刻有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并在去年拿到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这几年发掘了一批年轻创作者,同时也大力转载和推广现实题材作品。

        其实从艺术性上来讲,《天若有情》是缺乏的,而现实性相对满足,因此写了回信通知录用。

        黄兴邦本人写没天赋,他主攻报告文学。

        《天若有情》正是一种第三者的旁观叙述,让他觉得挺稀奇,另外,题材的创作也对应了国内严峻的治安现实,无疑具有某些现实因素的对应,符合杂志对现实题材作品的一贯偏爱。

        作者的文笔老道辛辣,尤其有一种莫名的可读感,每每到他有一丝丝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就立刻抛出新的吸引点,这和传统的诘屈聱牙完全不同,他还不知道那是一种名为爽文节奏感的东西……总之,拿到这篇稿子后,黄兴邦一口气读完了整个故事。

        并抽了一根烟。

        太爽了,就像是在看电影,有画面感。

        黄兴邦吸了吸鼻子,为结局的戛然而止感到惋惜。

        故事里面的主角华弟,终究是死了。

        作者余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一度令他以为是某个大神的马甲,看看他的投稿地,万县,他的风格和万县的另一个文坛大哥马识途是很相似的:不爱炫技,无长篇大论的描述,可读感好,故事性强。

        不仅描写了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也展现了他们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与矛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