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没有反对,他们当然不会反对了。
日本人的民族性是“秩序”吗?他们战乱了数千年,近代才得以统一,这怎么会和“秩序”有关系。
“物哀这不是我来定义的,而是你们日本人自己这么说的,十八世纪之前,日本的研究学者发觉日本文学中的存在某种普遍特质,这种特质的文学巅峰也是你们日本人来创作的……”
余切扫向台下的人:“你们认为这个文学巅峰是什么?”
答案不约而同,是《源氏物语》。这本书里面的“物哀”不光是哀伤,而是“真情流露”,被外部世界的变化所打动,称之为“哀”。
余切说:“尽管中国人也有‘物哀’的想法,也有对外部世界的共情,但中国人更为积极主动,我们想要改造外部世界,从流传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来讲,我们多的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故事……而日本人更多的是神灵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以及他们所造成的灾难。”
日本的神话不光是灾难,也有对太阳的崇拜,祖先崇拜,政治特性——如果不是眼下中日正好,余切真要说一句,请反对天皇吧,他们伪造了你们的神话。
将他伪造太阳神的子孙,将皇室作为神灵的血脉。
他又问:“在座有研究马哲的吗?”
怎么会没有呢?尾上兼英本人就对马哲有涉猎,余切向他说“物质决定意识”那一套东西。“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灾多难,频繁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日本人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有深刻的感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