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释生死由何难也。谓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
生死的相续,也是由内心的因缘而创造的,也不是由心外的因缘,所以还是合乎万法唯识的道理。这以下,把这个生死分两个,第一个是分段生死,第二个变易生死,先看第一个:
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障种以为助缘,招于六道身命麤异熟果,前尽后生。
从界内的分段生死来说,它是依止有漏的善业跟不善业,当然所谓有漏,就是依止我执。你在造善业的时候,或者造罪业的时候,你并没有修我空观,你认为有一个自我,这样子所造的业力,那就叫有漏业。然后由这个业力的为因,你心中有这个爱取的烦恼为缘,有这个爱取烦恼的滋润,在三界里面得果报。你对这个三界的境界,还有所爱取,来滋润这个业力,所以这个因缘的和合,就出现了六道果报的出现。我们再看第二个变易生死:
即彼界外不思议变易生死,亦由无漏有分别业种子为因,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细熟果,前后改转。
这个变易生死,这变易生死叫不思议变易生死。先解释变易,这个变易就是说,他的生命的长短,没有一定的期限,他可以随他心中的希望、愿力来决定,叫变易。为什么叫不思议呢?因为他妙用难测,他这个果报体是有各式各样的功能,摄持很多很多的三昧陀罗尼,叫妙用难测,叫不思议。这个菩萨的变易生死,他是由无漏的、有分别的业力,他是一个无漏的业力,已经没有我执的烦恼的滋润,但是还有,这个虚妄分别心我待会再说明,这个“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感于这个声闻、缘觉、菩萨三种意生身。这个意生身它主要是有分别的业种,还有所知障的滋润。
这个所知障,他这个是这样,如果是定性的二乘,他厌恶生死,欣求涅槃,他就直接趣入无馀依涅槃,就没有所谓的意生身。如果是回小向大的二乘或者是菩萨,他知道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果入了无馀依涅槃,会妨修佛道,妨碍他修学佛道,所以他这个所知障指的是他的大悲愿力,他因为在心中还有这个法执。这个所知障就是法执,他一直执着有真实的心外的众生可度,有真实的心外的佛道可成,所以这个叫所知障。他必定是有一个愿力的支持,所以他有得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它不是由业力来招感,是由心中的愿力而成就,所以叫作意生身。这个意就是菩萨的愿力,那么当然这个果报体就特别殊胜,它有各式各样的妙用,来度化众生,成熟众生,庄严净土。
是则二种生死,皆由内识惑业所感,何藉外缘哉?
这两种生死,一个是心中的这个有漏的业力,跟烦恼障,一个是有无漏的业力,跟这个所知障,都是不离开一念的心识。
“二取”——指烦恼、所知二障,俱有执着义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