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5 / 1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一切有情众生当然从体性的角度来说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从作用来说,都有八识吗?

        答:六道众生,随其业感不同,所禀受之识亦各有不同,如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故无鼻舌二识;二禅以上,禅定转深,五识皆离;无想天人入无想定,前六不行,惟存七八。

        讲到八识,它是一个业力所召感的,它不像一心真如,那是离一切相的本来具足的,所以它既然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每一个人造业不同,所以它所禀受的心识不同。

        举一个例子,说初禅的天人,他有殊胜的三昧乐,所以他没有鼻识跟舌识。所以初禅的天人只有六个识,他没有鼻识跟舌识,不过他这个鼻的根是在,他为了保存他的五根的眼耳鼻舌身的具足,他鼻子跟舌头都是在,但是它没有了别性。二禅以上禅定转深,五识皆离,二禅以上的人,他前五识都不活动,只有动动意识的寻伺。无想天入无想定前六不行,惟存七八,无想定的话连前六识都没有。

        所以这个八识它是业力所感的,那每一个众生的心识就各式各样了,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地方我们把整个八识的相貌大致讲过了。

        我们回到我们的讲义的这一科,就是第五面,第五面广辩唯识相,广泛地说明这个心识的差别相貌,分两科。初广明三能变相,二广明所变唯识。先说明能变现的心识,再说明所变现的万法。这个广明三能变相又分成有四科,初释初能变相;二释第二能变相;三释第三变相;四结示。我们到这个地方,把广明三能变相全部讲完,今天到这个地方。

        回答问题

        问:法师慈悲,一位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对于过去的人事尚有些记忆,但对于短期记忆很快就忘记,并且语言表达动作不断的退化,请问法师如何以唯识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老人痴呆症的状况?

        答:这个老人痴呆症当然主要是了境能变,因为他第七第八的心识完全不受影响,因为第七意识的根是第八识。其实老年痴呆症他对第六意识也没有什么影响了,主要是前五识,这个前五识的增上缘要依止根。前五识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他的根是一个色法,所以这个老人家这个色身,老病死的色身败坏的时候,他眼睛看东西也模糊了,耳朵听东西也模糊了。所以一刚开始的老人痴呆症,多分来说他的第六意识明了性很强的,因为第六意识的根是第七意识心法,是个恒审思量,那第七意识的这个心法他是不老病死的,所以老人痴呆症多分来说,他要去了别现前的境界有障碍。

        不要说老人痴呆症,老和尚都是这样,这老和尚你会发觉年纪越老,他对于现前境界的了别有困难,但是他过去式的事情,过去就是年轻发生什么事他很清楚,因为这个第六意识很清楚。第六意识的根是心法,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非修行人老人家跟修行人老人家不一样。这个修行人的老人家他心中有这个正念的力量、有法宝的力量在忆念,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修行人他外境没办法接触,他心中的第六意识还是不断的增上。所以你看这个老和尚,你问他眼睛看什么看不很清楚,你耳朵跟他讲什么他也听不清楚,但是他的眼神特别的明亮。没有修行的老人家眼神就模糊暗钝,为什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