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招感人的果报来说,你除了你的善业的五戒以外,你这个所缘缘,就是你要有一个所缘的环境,有一些父母的因缘,你要有些父母的因缘才能够得人的果报。
三、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这个就是说要有自类无间,等而开导,就是说你这个心念不能够只是一个心念,要有相续,好几个相续的心念——等无间。比如说你是五戒的业,心要相续,那么你造恶业这个念也要相续,如果你在造恶的过程当中这个心念被破坏了,那么你这个因缘就不能成熟了。所以我们在忏悔经常说断相续心,其实断相续心就是在破坏恶业不要让它成熟。
四、增上缘。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馀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馀,为显诸缘差别相故。
增上缘就是说除了前面三种因缘以外,对于你得果报有帮助的都叫增上缘,有帮助的任何的环境都叫增上缘,前面三个没有收摄的,都是在第四个增上缘所收摄。当然这四种因缘,主要的是业力,就是亲因缘,其他都是枝末的因缘。就是说我们可能会因为杀盗淫妄的业力而变成一个狗的果报或者一只蚂蚁的果报;我们也会因为五戒的业力变成一个人的心识,人的果报;或者是修十善业得到天,天的心识天的果报。当然在六道当中,佛陀是赞叹人道,因为人道的心识有三种殊胜:
第一个、忆念殊胜:人的心识有忆念力,他能够把所听闻的佛法,牢牢记住不加以忘失。你要是一只狗,你听到一个东西,它当时会理解,但是一下就忘掉了。那么天人更可怕,在经论上说佛陀说法的时候,天人经常下来听佛说法,回去以后忘得一干二净,他们没有记忆力,没有记忆力就不能深入的对法义思惟观照。只有人道,不管是好事情坏事情,他都能够深深的记住。所以他的造业力强,忆念力其实就是造业力强。
在唯识学的意思就是说,其他的五道造业力都非常薄弱,其他的五道其实都是在受果报,把前生的果报受完就算了,真正对果报有影响力是做人。就是说你到三恶道去,那是因为你做人的时候有罪业;你到天上去,因为你曾经做人的时候有善业;重大的善业跟重大的罪业都是在人道完成。其他的果报心识都非常昏昧,因为诸天太快乐,三恶道太痛苦。这是忆念殊胜。
第二个、梵行殊胜:人才能够持戒,三恶道跟诸天没办法持戒,佛陀制戒也没用,他没办法遵守戒律,他内心太感性,没有克制力。忆念胜、梵行胜。
第三个、精进殊胜:只有人能够精进,他能够专注相续地去做一件事情,可以去拜佛听经等等。所以在整个心识当中,第一个因素就是业力所招感。我们再看第二个,
(二)结示展转而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