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10 / 13)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二段是解释“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就是说我们心识变现的生命,假设我们是由五戒的业力,变成一个人的果报,这个果报开出来就是色心诸法有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当然这个心识是主导者,我们的前六识依止六根来攀缘六尘,攀缘六尘的时候,第一个所攀缘的叫本质相分,其次第二个叫影像相分,我们接触到这个本质以后,就转成你心中的影像,在影像里面造作,这个时候自变自缘又产生了另外一个心态,另外一个新的心态。

        我们现在每一念心识,每一个人的心各式各样,你的心跟我的心也不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心不一样,这个时候“分别由何难”,那么这个心识怎么会有差别相呢?

        第一个,你曾经在什么样的业不断造作,你今生就会有这种功能。你持五戒十善的业成为人,人当中有各式各样,你曾经过去生喜欢布施,你今生也喜欢布施,前生喜欢持戒,那么不断的造作累积种子,你今生也喜欢持戒,这是第一个“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第二个和你今生的环境有关系。中国的孟母三迁,孟子以前生的善根,这个人善根应该深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他能够做到一个圣人,不是今生成就的。但是他小时候家里是在菜市场旁边,他就整天跟人家卖菜,后来他母亲看这个不行,就搬家到坟墓的旁边。他整天看着人家在那拜拜、祭祀,就拿很多石头很多碗,带了很多小朋友在那个地方做祭祀,礼拜的仪轨;他母亲看这样也不对,就把他们的家搬到学校旁边。这个时候孟子看人家读书,他就学习别人读书,果然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圣人。

        就是说“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你今生所接触的环境有关系。孟子的母亲要不搬家,孟子他可能是一个菜市场卖菜的,他所有的聪明才智,前生所累积的智慧都花费在卖菜,但是菜卖得很好,如此而已。所以你今生所接触的环境有关系,就算你前生有大乘的善根,你生长在南传的佛教,你还是有可能会修小乘法,因为你是不断的熏习,“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所以,

        前生的业力跟今生的环境的和合,构成我们的分别心!

        我们回到讲义来,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学唯识学,跟世间唯心论者是不同的,唯心论者他们心是有自性,他们的心是不随环境而改变的,所以一般的世间的唯心论,跟我们佛法的唯识论不同,世间的唯心是完全是由心来主导一切;但是唯识学不同意这个看法,唯识学说我们的心创造一个环境,这个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心,只是说这个环境也是心中的影像,如此而已;不离开心,但是环境对我们的心也有影响。

        境由心生,但是心又随境转。

        所以在佛法说,我们很容易堕入恶性循环,你前生造罪业,造罪业以后你就招感一个卑贱的果报,你就更容易造罪业,更容易造罪业,你又继续去造罪业,你又继续堕落,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那么修习善法的人,物以类聚,他就招感到来生跟好人在一起,他就更容易造善,就这样善的循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