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志和邓同志上车后,方言发动汽车驶出协和大门,朝海淀花园路六号的中物院驶去。
虽说这个年代没有导航,但方言对京城地图早已烂熟于心,就像前段时间深夜在巷子里穿梭追逐时,每条胡同的宽窄曲直在他脑海里都异常清晰。(见864章)
从协和到中物院不过十五公里,此时早高峰已过,路线选择很明确:经长安街、平安里西大街、西直门外大街向西。
路上红绿灯寥寥,交叉路口也少,只是道路狭窄,双向仅两车道,好在车流量稀疏。
1978年的北京街头,除了偶尔掠过的绿色帆布吉普和公交电车,最多的便是清一色的“二八”自行车流。
方言的车驶过西直门,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洒在挡风玻璃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瞥了眼后视镜,朱同志看着方言写计划,邓同志则低头翻看着手中的病历本。
车轮碾过平整的柏油路,远处已能看见中物院的红砖楼顶,比起后世车水马龙的海淀,此刻的时光显得格外静谧而从容。
海淀在1978年还算不上繁华,主干道两侧时常闪过大片农田,农作物与杨树交织的风景里,能看到戴着草帽的农民弯腰劳作。
方言一路上偶尔和后面的两位聊上两句,他们搞科研的对方言他们中医的工作还是有些好奇的。
此外朱同志还问了方言的家庭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