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不能给你,这么点肉得紧着我家里孙子吃的。”汪曾其话锋一转,“不过冲你写的这些散文,我倒可以帮你做,如果你想吃的话,肉票调料这些可要自备。”
“这没问题啊,谢谢您内!”
方言和他相视一笑。
汪曾其边在纸上写需要的材料,边说:
“果然我没有看错,你不单单在、戏剧上天赋异禀,在散文上也有过人的天份,原以为伱初学,写出篇佳作要花很长的时间。”
瞥了眼厚厚一叠的纸,“想不到你都快写成散文集了,题目也取得让人眼前一亮。”
方言回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美食是最能代表华夏文化的符号之一,所以就取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
“正因为这個名字是’中国‘,不是’燕京‘,你这散文里就不能只写燕京,至少要再写几个代表性的,比如鲁东、粤东、江南、川蜀……”
汪曾其说:“不然撑不起这名儿。”
“您老高见,我是这么想的。”
方言有所保留地说出创作思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