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25京城琐事 (2 / 13)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9/11 9:20:23
        之后每年笔墨纸砚的花销,也是一笔不低的开支,几年下来,二十两也是要的。

        都还没有参加考试,只是勉强达到资格,五十两银子已经花出去了。

        之后的县试、府试报名,具保,特别是请禀生做保人花费的银子,这又是十两银子的出处。

        单单是县试,六十两银子没了,若是乡野之人,还要在县城住下几天,吃住又是一两银子。

        之后的府试,就涉及到交通费、吃住费,只比县试又多出几两银子的支出。

        好吧,这都还没开始真正的科举,也就是参加院试,八九十两银子就已经花出去了,这还没算同窗和好友之间外出的应酬。

        所以,秀才,就算是天纵奇才,一次就考中的学子,拿到秀才功名的时候,家里最少已经花掉百两银子。

        这段时间里,可是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

        也就是这几年,朝廷在各县推行公学,孩童启蒙已经,书本费也因为是朝廷在各省集中印制诸如《三字经》、《百家姓》一类的启蒙读物,比书局卖的便宜点,可也得花掉几两银子。

        而公学里的教授,大多启蒙段也只有聘请童生、秀才兼任,即便是高级学堂,开始讲解四书五经的内容,也只是秀才,其实对于科举,那是差得远。

        转到禀生开办的私塾好些,当然,最好是举人私塾读书,才有机会中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