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京城琐事
在古代读书科举,到考中秀才,到底要花费多少银子?
过去都是在私塾启蒙,孩童启蒙,一般是在乡下秀才或者童生的私塾里完成,每年大约需要一两银子。
但是,这只是启蒙,真正要准备科举,就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这时候,低档次的私塾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秀才可以教人学习最基础的四书五经,至于童生,他自己或许都没把四书五经搞明白,又如何能教出学生来?
其实,童生只是民间叫法,官府是不会承认的。
童生见官,也勉强可以自称“学生”,毕竟是读书后辈,但什么权利都没有。
而就算是要达到可以参加县试、府试的程度,少说也要读书五年。
买书要花掉十多两银子,五年的束脩就算前三年启蒙算三两,后面两年学习粗浅的四书五经,至少也需要五两,光是学费这一块,就要花掉八两。
这还是只针对“神童”的算法,实际上,普通人读书,怎么也需要七八年才下场应试的。
所以学费这一块,一、二十两银子的花销才算比较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