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突破了之前几十年间以八路军、新四军和民兵游击队等为主角的主流抗日战争叙述模式。
江弦选择了一群不曾被注意的边缘人土匪为的主角。
他们自发地跟日本鬼子进行殊死搏斗,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则是敢爱敢恨,嫉恶如仇,充满着一种《水浒传》以来的民间野性传统。”
可不就是如李陀所说。
余占鳌是混不吝的性子,因为喜欢九儿,就杀掉了单家父子,这样一个土匪似得人物,又在日本人来了的时候,扛起枪杆子组织抗日。
这样的人可不就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而且是一直被忽略的视角。
名声大一点的,譬如山西的那位山大王.
除了李陀,《人民文学》还刊发了阎纲同志,以及他们《京城文学》主编王濛的文学评论。
王濛在评论文章当中高度评价了《红高粱》这篇,他说:
“江弦一开笔就是一场大雾。
从《红高粱》这部中,我看到了江弦叙事一种令人恐惧的发酵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