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由安娜小姐自己动手埋。
“伊莲娜女士,您完完全全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罗辛斯闻言惊喜的点点头,“我刚刚说,达芬奇的《救世主》起到了重要的示范的作用。它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市场模型。这个市场模型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一张廉价旧的油画,一些学者和期刊的背书,外加巧妙的市场营销策略,就像神奇的炼金术一般,倾刻之间,让一幅作品的价格翻上百倍、千倍、万倍,甚至是整整一千万倍。”
“我甚至有一个有些悲观的观点——”
罗辛斯顿了顿。
“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很可能是最为有名的那个。听上去文艺复兴是个很遥远的名词,可仔细想想,也不过是四五百年的样子。比起金字塔、特洛伊等等考古发现,他近的就像是昨天。”
“我注意到Mr.曹现在就在下面。”
罗辛斯用手指指了一下,尊敬的点点头。
“我提他,是因为他见过毕加索。而这样年纪的老先生,一个能见到毕加索,两个能见到透纳,只需要五个,把五个曹轩的岁数从头到尾的连起来,就直接能见到达芬奇本人了。”他看向伊莲娜小姐。
“我明白您想要说什么。”安娜点点头,“不过,还是请和观众说的更清楚的一点吧。”
“我的意思是达芬奇并不遥远,他生活在文献记载相对发达的年代。黑暗的中世纪已经结束了。他在还活着的时候,便成为了佛罗伦萨城里最炙手可热的画家。所以,达芬奇对学界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们能在文献中找到他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准确到儒略历的几月几号星期几。”
“我们知道他父亲是谁,母亲是谁,祖父母是谁,有几个兄弟,几任妻子,几个孩子,在哪里学的画,跟随的老师是谁,我们甚至知道达芬奇一生中第一幅售卖出去的画是什么……那个有关盾牌的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