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爱看热闹,顺城街一时难以通过,唐植桐推着自行车缓慢前行,也捎带着看了一会。
这户人家的门口站着十来个手拿杠子的人,挡着一些乞讨的不让上前。
哪怕唐植桐刚来,也能看出那些乞丐想往前哭两嗓子混顿饭吃。
这若是放在以前的年景,主家还真不会阻拦,因为这是能让主家长脸的善事,但谁让今年的年景不好呢?
看热闹的群众似乎习以为常,尤其是那些留着山羊胡、裹着小脚的老头老太太,看着这户人家的排场,眼里都泛着光,一副羡慕的模样。
对于这些,唐植桐并不陌生,小的时候看的可太多了。
四九城的百姓好面儿,但凡家里有条件的都会在婚事、丧事上大操大办。
什么倒头、接三、送库、成主(点主)、发引、烧伞、烧法船、一百天、周年等等一样不落,其中接三、发引又为丧仪之大典,场面非常大,有的队伍能排出二里地去。
一堂彩的执事在前面开路,一对灯笼、一对开道锣、八面大鼓、一对伞、一对扇、一对金旗、一对金瓜、一对钺斧、一对朝天镫、一对镜子、一对小号、一对大号、四支唢呐、两盘笙、一对云锣、一对小镲、一对钹。
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陪葬的逐渐从生殉、死殉、陶殉到烧些纸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