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19榆钱饭 (7 / 8)

作者:工具超人 最后更新:2025/7/6 10:40:26
        1942年豫省大饥荒,白修德就记录了百姓剥榆树皮、食用榆树皮的影像。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榆树在中国的农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能救急以外,榆木还是打造家具、盖房的上好木材,在木材界素有“北榆南榉”之称。

        榆木做的家具除了相对容易开裂外,那必须是结实耐用,一套榆木家具毫不夸张的说,可以用上百年。

        但因榆树成长缓慢,虽然有经济价值,却逐渐被速生林代替,成了很多人回不去的童年。

        回到家以后,张桂芳看到儿子手里的榆树枝很是惊喜:“你摘榆钱回来了?我今天出去了一趟,榆钱都被摘完了,倒是还有点五十芒,我打了点回来,还打算晚上吃来着。”

        “人家给的。有榆钱咱就不吃五十芒了。”五十芒是泉城百姓对杨树牤子的称呼,大概取自“吾拾牤”的谐音。

        唐植桐看看张桂芳打回来的牤子,有榆钱在,他是真不乐意吃牤子,牤子本身没什么滋味,如果想好吃一点,最好的搭配是大荤,掺上些肥肉调成馅儿包蒸包。

        很多人将牤子说成是“树上鱼籽”,但唐植桐觉得夸张成分比较大,因为之前吃过,在这一点上还算有发言权。

        那口感……很难形容,总感觉吃到嘴里有种散碎感,不过好在没有异味,在实在难以果腹的情况下,也能充饥。

        “那咱今晚吃榆钱饭!就是可惜了这筐五十芒。”张桂芳看了眼筐,眼神里有丝丝不舍。

        “妈,浪费不了,人不吃也能喂鸡啊。”唐植桐为了不吃牤子,把鸡推在了前面,也就是欺负现在的鸡没吃过好伙食,这要是放几十年后,鸡都不吃牤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