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静文买的烟筒挺粗的,你可得注意,到了冬天不好买煤。”烟筒粗用煤就多,见儿子很自信,张桂芳也没再打击他,但还是提醒道。
“我知道的,妈。这个炉子是烧柴的,不烧煤。我在木材厂有朋友,您不用担心柴的事。”唐植桐一边吃饭,一边给母亲解释道。
“唉,那得多少钱哦。”张桂芳摇头叹气,不持家不知油盐柴米贵。
时下四九城供应的煤球、蜂窝煤是0.0115元/斤,最好的硬煤0.0148元/斤,引火柴的价格是0.03元/斤,大块木柴的价格稍低,但也低不到哪去。
众所周知,木柴是不如煤炭耐烧的,如果是取暖单纯靠柴的话,使用成本要比用煤炭高出一大截。
“妈,您放心吧,我有法子解决,花不了多少钱,都是些边边角角的,肯定不能按正常柴的价格来算。”唐植桐没想到这么早就要面对这个问题,借口还特么没编好呢,只能随口糊弄。
张桂芳只是摇摇头,没再开口。
唐植桐此时没提将小王同学今年刚买的五八型民用两用炉挪到正屋来用,因为他知道现在提,张桂芳肯定是拒绝的,那就等新炉子做好再说。
好巧不巧,吃完饭后停电了!
正房点起煤油灯让凤珍、凤芝两姐妹写作业,而唐植桐则和小王同学回到了厢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