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调香,其实就是调节酒曲内菌种的多寡,香型主体元素的增减,来让酒的香型出现种种变化。
例如增加乙酸乙酯的含量,清香味就会更突出。
己酸乙酯更多,酒水就会更偏浓香。
这里面的变化微妙很有讲究,其精细程度足以在大学里单开一门课程来进行研究。
像茅台那样的名酒酒厂,都和当地的高校研究所有合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不停的对产品香型进行改善。
老板的小酒坊,自然没钱搞香型配方了。
不过他的记忆里,倒是有一位在元末明初时期,在柳林镇开酒坊的老祖宗,名叫李时中。
这位老祖宗是知道怎么酿柳林香的,也就是最正宗的老凤香。
李时中老祖宗记忆里的柳林香,和高祖爷爷记忆里的柳林酒,味道是一模一样的。
按照那种香味标准,他曾经参加宴席,喝过的那些西凤酒,都难以比拟,甚至都走了味。
据说是因为西凤酒厂改了配方,也有人说西凤的大部分酒都是贴牌采购的,自酿很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