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六章:吾往矣! (3 / 8)

作者:蜗牛非牛 最后更新:2025/7/2 5:25:28
        而这里提到所谓的“免役粮三十石……人丁三十丁”,其实指的还是免除附着在人丁田亩上面的泛杂徭役,与其应该缴纳的田赋正税,完全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大明朝的优免正常从始至终,都指的是田赋正税之外的各项徭役,从来就没有包含过田赋正税一说。

        可一旦到了“优免政策”的执行层面,就完全彻底地脱离了朝廷《优免则例》的规定范围,虽然在大明朝的优免一直都只包含徭役,从未包括过田赋的正税。

        但是,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上,各府、州、县治下乡绅们会运用各种超乎想象的手段,通过和知州、县官吏相勾结,既不服朝廷徭役,也不缴纳田赋的正税。

        如此一来,所有的劳役和赋税就全都集中在名下没有几亩薄田的广大贫苦农民手中,也因此出现了大范围的贫民逃亡。

        而那些贪婪无匹的士绅乡宦,则在贫民逃亡之后,再一次侵占贫民的田地,从而引起更多的贫民离家逃亡。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末年,天下处处有流民的根源所在!

        也是明末流寇闯王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但只要散些许粮谷,再振臂一呼,便能获得天下云集响应的基础。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政策都是好的,可政令的执行需要各级官员来层层往下落实,否则连紫禁城都难出。

        而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使得许多官员士绅乡宦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越发贪婪,终将像饕餮一样吞噬一切,直到最后的国破家亡,而不能止!

        现在东路延庆州、保安州的士绅乡宦就是如此,他们不但侵占了大量田地,还勾结州县官吏,隐匿自己名下的田赋,想方设法偷税漏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