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我不想的吧伊万!”
“《多余人》?看了,已经看了!这篇文章澄清了我似乎一直都有的某种观念!它提醒了我,但你简直不知道这有多痛苦!我曾在奥涅金和毕巧林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却一直都说不出来到底是怎样的感受,现在我统统明白了!
可是明白之后呢?我又该去做些什么?我真恨不得找他问个清楚,是他的话,说不定能够为我乃至我们俄国找出一条路来!我的父辈都在告诉我我们俄国如今有多么多么强盛,但是又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一样,有着如此庞大且处境如此糟糕的农奴群体呢!”
“那你就去找他吧!”
“可像我这样的学生在圣彼得堡遍地都是,而他已经成为了文学界数一数二的人物,就算比起那些上了年纪的权威人士都毫不逊色!就算是上流社会,我也听到过一些大人物赞扬他的诗歌了。”
“尽管放心吧,我已经见过他了,他为人非常和善,围在他身边的人有很多,但他还是会努力照顾到每一个人,再怎么样他都会跟你握握手的。尽管他不太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每每开口,都值得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听一听!”
当所有的这些现象和讨论在发生的时候,常常出现在这些话题里的米哈伊尔只想说他的大学生活确实不太平静。
即便才刚刚入学没两天,但有一说一,米哈伊尔觉得简直已经过去了快一年.
上课倒是不太困难,法学系里面有那么几位教授都快有点躲着他了,更别说为难他了。
因此问题的主要难点还是在于米哈伊尔要跟想要见他的大学生们说说话,回答一些问题,有时候倒是也聊了聊琐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