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提高自家刚接手的杂志的影响力,再加上另一方面顺便养一养在文化界的名望的缘故,米哈伊尔在跟也有这种想法的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他们商量过后,很快就将这件事给确定了下来。
而等这个消息放出去后,一时之间也是在文化界的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对于一些生活窘迫、以文为生的作家和诗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已经有很多人在各种场合下展开了许多讨论:
“怎么样?那个消息是真的吗?”
“确定了!当时在场还有一位先生用怜惜的口吻对他们说:你们这样滥用钱,真是发疯啦!他们回答说:如果杂志办得好,我们反而要再加钱,我们自己也是作家,亏待撰稿人是可耻的。多么高尚的发言!”
“听说这件事还是由那两个年轻人提出来的,他们既给维萨里昂开出了高昂的薪资,对待优秀的稿子,给出的价格也要比目前市面上的杂志报刊高出不少,真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得去试试看了,尽管他们刚刚接手《现代人》不久,但据说已经有很大一批用户开始预订了!”
“当然会这样!你难道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圣彼得堡有多少人在讨论他们的文集吗?当然,诘难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文集里面的很多篇都谈不上高雅,但是众所周知,那位米哈伊尔之前的都是如此。
每一期我都能看到有别的杂志在质疑他的写作手法,质疑他的立场和倾向,但事实上就是大家都记住了那几篇,每一篇都叫人忘不了!
这次的《彼得堡文集》也是这样,虽然诘难的声音有很多,但是有非常多的人都在谈论它,卖得也很好。我想,彼得堡的读者们似乎已经渐渐开始接受这种文学的新风向了。”
“那么这股新风向到底是什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