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东南亚的文坛,已经掀起了“南洋华人文学”的创作论战,历史上这个论战搞了十多年,也没有个结果,谁也不服谁。
出现了形象的“断奶论”和“吃奶论”两个流派。
而现在,因为余切大陆人的身份,许多人觉得本地华人创作首先离不开大陆,也就是不得不吃奶。
新加坡大学最近成立了“南洋华人史”的课题研究小组,中文系的教授宣称:
“无论要怎么样进行文学的母国‘断奶’,都只是形式上的话术。作为华人来创作,根本离不开大陆——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而且余先生也证明了,这样的是受人欢迎的。”
“考虑到在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华文限制政策,我们绝不能迎合创作,丢失掉华人特色,这样的文学是地方文学,不再和华人有任何相关,这和自我阉割无异。”
东南亚这边的情况也传到了港地。
武侠家温瑞安在港地《东方日报》上发文:“我今天拜读了余切的《出路》,才知道侠义精神不在江湖,而在年轻人的笔头上!”
温瑞安是武侠四大家之一,马来人。他和朋友在宝岛定居时,因为私藏大陆领导诗词,巴老以及曹禺等人的作品,搜查出来后,被关进牢中反省。
出狱后回到马来,同样因为之前的事情风声鹤唳,无法久留,不得不频繁在马来和港地之间辗转。因此,在他的中,主角总是离奇的遭遇背叛,并且一开始就被天下人所不容,到处被人追杀。
他和查良庸的关系不错,他的正是因为受到查良庸的赏识,才能得以在《明报》上出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