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真是个没脑子的,我难道不能用拳头,让那些有脑子给我当军师吗?
——它和日本人的民族性有关系,而且日本人能接受这种严肃向的作品,并不觉得抽象。
反之,当这样的形象出现时,往往受到热捧,日本人觉得,如果我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简直就是我能干出来的事呀。
《阿基拉》同样不适合出现在文学讨论上。
余切选择聊起了每一个日本人都知道的神话:伊邪那岐思念难产而死的爱妻伊邪那美,亲赴黄泉国。但看见她腐烂而丑陋的身体后,因感到恶心与畏惧,遂逃离黄泉国。
然后他老婆追杀他,产生了许多灾难。伊邪那岐竟然放任灾难发生,直到等到了更伟大的力量来主持公道,创造新秩序。
余切说:“在你们的神话体系里,一切的悲剧源头就来自于此,就连神灵也是这样没有担当。”
尾上兼英本人竟然开始反思起来!
的确如此,“服从”确实是日本的民族性之一。
事实上,日本是一个没有发展出平民文化的民族,明治维新后的现代化和广大日本平民没什么关系,平民甚至没有姓氏,他们是忽然在战争中才被灌输了文化、道德、审美。
然后像行为艺术一样,对这些灌输来的东西进行全民cospy,直到耗尽最后一滴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