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期间,任何采访或者活动中的趣事,都被发到媒体上,中国作家们成为了“工具人”,有时候一天能有四五篇不同的事情出来:
中国作家们出现在川端康成的故居,然后余切同文学新人奖获得者村上春树进行交谈。
村上春树问他:“罗曼·罗兰在《阿q正传》法文译本时曾流下眼泪,鲁迅的文学是不是具有世界的普适性呢?”
余切说:“我们常常以为鲁迅批判了当时中国人的劣根性,但实际他批判了所有的小市民……阿q这种欺善怕恶,自我欺骗的国民性,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人有,显然罗曼罗兰认为法国人也有。”
村上春树问:“那日本人是不是有阿q精神?”
“我的文学水准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请你来答。”
村上春树笑道:“我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有阿q精神。”
余切说:“不如说这是一种鸵鸟精神,就是我们把脑袋埋在沙漠当中,什么也不看,假装身边没有危险。”
村上春树站起来了:“你说的太好了!我就是个鸵鸟!”
“啪!”于是新出炉的《朝日新闻》,把这一幕写在报纸上:“中国作家余切批评我国人民善于‘自我欺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