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时代之问,潜藏在民工老赵的返乡途中。
一周不到,《中新社》的采访稿即出炉。这篇稿子中洋洋洒洒记录了一批大师的生活,忽然结尾时插入了一个年轻人余切,然后钱忠书和他一起背着手照相,还有他的老婆杨江。
余切才发现,钱忠书这个人虽然嘴上刻薄,但照片上却完全相反。他靠余切特别近,搞得像是拜把子兄弟一样,脸都笑烂了,恨不得和余切勾肩搭背,反而离他老婆杨江比较远!
马识途看到这照片后,估计得心态爆炸了!
可不能让他看到这些东西。
《文艺报》这一期出了个加刊《文艺理论》,一方面阐述进修班学生毕业后,写出来的;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老师余切的:各路评论家们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分析余切这个的价值。
其中就有《钟山》的编辑苏彤,还有《十月》的约稿作家余桦。
还有他们的共同好友管谟业。
他们都在写《落叶归根》的评论文章。并且,他们的进修班结课都发到了《十月》上,于是这一期《十月》可以让他们赚两份钱,一份稿酬,一份评论稿酬。
评论稿酬千字两块钱,等同于半个月的京城房租(涨价了),水起来也很容易。
“管谟业,管谟业!”余桦来招待所敲管谟业的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