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人们想要成为想余切一样的人 (2 / 7)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这到底是受到余切的声名影响,还是他各种buff迭加下来的“文学梦”代表,很难说得清楚。

        徐驰认为,这首先是余切的一些行为举动很符合年轻人的观念:他总是略微出格,有一些侵略性,但又不至于离经叛道,并在最后总能做到正面效应。

        这就像是他去老山猫耳洞,就像是他在杭城会议上让所有人不许扯淡……

        此时,他和那些一上任就风风火火改革车间管理制度,抓纪律抓考核的“乔厂长”们似乎没有区别,他是一个文学上雷厉风行的“强人”。但厂长们尚且会因为工人不配合,而惨淡收场,而文学创作的特殊性,使得余切总有一个“当你们一起上都不行时,我就自己上”的底牌,这反而树立了余切的权威。

        在85年的前两个月,杭城会议回来后的一百多位作家和编辑,都带着新的感悟,写出了新的东西,但余切的一出来,如同空气都抽干了,所有烈火因失去氧气都在一刹那消失,转而全部燃烧在余切的新作上。

        徐驰看到余切每天上下课,骑摩托车从长安街那边飞驰而过,他红白相间的雅马哈从一片灰黑钢铁的自行车丛林中冲出来,构成一副绝佳的对比画面。很多自行车都拼命的踩,车轮飞快,但就是跟不上余切,只能憧憬的看着他飞过去的背影。

        他意识到,人们想要成为像余切一样的人。

        徐驰已经想好了余切报告文的后半段:是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人们想要成为余切一样的人,他不完美,他有点我行我素,他不同于干部、数学家这样的老派模范,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模范人物!

        徐驰采访了进修班的许多人。他问余桦:“你怎么看待这位年轻的余老师?”

        余桦说:“余老师虽然年纪小,做事却很周到,但凡是他有一些过激的举动,他都自己承担后果,而好处是大家的……他一次又一次证明他是对的,所以我们就形成了习惯。一般来说,别人给我灌输一个念头,我总要先确认正确与否了,再考虑要不要接纳;而余切告诉我的,我先接纳了,如果遇到错误,我再想想是不是有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