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2 / 16)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回答。这个回答有三段,第一段是回答第一个偈颂,第二段是解释第二个偈颂,第三段是做一个总结,我们看第一段。

        前意者,谓即依此三种自性,立彼三无性名,乃是为遣执故,密意说为无性耳!非了义极谈也。

        就是说,这一段是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佛陀在经典上安立了三性以后,又同时安立了三无性,为什么又在安立了诸法三性以后,又加以破斥呢?因为“为遣执故”,所秘密意所说的,“非了义极谈”。

        这个秘密意我们解释一下,佛陀说法方式有四种方式,说法的仪轨,顿、渐、秘密、不定。从秘密来说,就是佛陀有时候是公开的,让所有的大众都听得到,当然这个道理,是圆满的道理,是一个常法;有时候佛陀说的法是一时的对治,只是某一部份人需要听这个法,某一部份人不需要听这个法,佛陀就在讲经的时候,用秘密的方式,使令与会大众,某一些人听到,某一些人不听到,这个叫作秘密意。

        这个三无性的安立,佛陀就是为了避免我们对三性的执着,所以在秘密当中安立了三无性,“非了义极谈也”,既然他不是对一切众生公开地说明,表示它不是一个究竟了义的教法,只是一个一时的对治的方便的教法。所以安立三无性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治他的执着而安立。这个安立是怎么安立呢?这个三无性是怎么安立法呢?我们看第二段,就是这个第二个偈颂:“初即相无性”,先解释这个:

        初依“徧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

        佛陀安立徧计所执性以后,就安立了相无性,说徧计所执的空。这个空性的安立是相空,为什么呢?“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徧计所执性,是我们对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捏造了一个常一的我相法相。就好像说,我们今天看到绳子,然后我们心中出现一个蛇的影像,这个蛇的影像是体相非有。不管是这个蛇的这个体,他的体当然是一个血肉之躯,或者是蛇的相貌,都是不存在。所以就着徧计所执性来说,它那个空是空掉他的体性跟他的相状,是完全的不存在,这个徧计所执的空是相无性,这样安立起来。我们看第二个:

        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

        依他起性,他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就是我们过去造了什么业力,我们今生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身心世界,这种是一种如幻有。“托众缘生”,托众多的杂染的清净的业力所生,但是我们不能说它是有自性。所以第二个生无性它所破斥的不是它的相状,是破斥它的一个体性,“生无性”。

        我们不要认为它是自性生,它是因缘生,自性空。所以在依他起性上所安立的空跟徧计所执性所安立的空是不一样,徧计所执性佛陀安立的空是体相皆空的,而依他起性的空是空掉他的一个自性执而已,这些如梦如幻的这些功能作用,我们应该是要保存下来的。虽然是如幻有,但是我们应该要承认,生死的杂染法的确是有它一个苦恼的相状跟作用,而涅槃的清净法,也实际是有它的寂静安乐的作用,这样的相貌作用不应该说是空,应该要把它建立起来。

        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谓此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谓全无胜义性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