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 / 16)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第七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法师慈悲、和尚尼慈悲、诸位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第十面的“戊二、释第二能变相”,我们把这个偈颂再念一遍: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馀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这个偈颂是说明这个第二能变的一个相貌。这个第二能变的主要的功能,就是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这个第二能变的功能就是一个思量,也就是说,它能够对所缘的境界做专一深入的观察,所以叫作思量。

        这种思量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依彼转缘彼。这个第二能变的第七意识它依止第八识生起以后,它并不是向外攀缘的,它是回过头来,攀缘它所依止的第八识。当它去观察第八识的见分的明了性的时候,它发觉第八识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我,所以它就在一个生灭变异的一个阿赖耶识的生灭相当中,它自己的心中捏造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出来,这个时候就带动了它心中的四个根本烦恼,就是我爱、我痴、我见、我慢。这个第七识的思量带动的爱见痴慢这四个烦恼,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影响:在《成唯识论》上说,这个第七意识的这个思量,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外扰前六皆成有漏。

        我们解释一下:它第一个影响就是它向内干扰第八识,内扰第八而成赖耶。虽然我们每一个有情当中的第八识,有无量无边的业种子,但是如果单单只有业种子,是不能得果报的。但是当第七意识在整个无量无边的这个藏识的业力大海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意识的时候,就使令这个业力,使令这个业种子有得果报的力量。就是它这个无明会滋润这些的业种子,使令它在三界得果报,就使令这个第八识变成一个阿赖耶,恒转如瀑流的一个无穷尽的生命的水流开始流动。为什么生命会不断地流动下去呢?就是第七意识在整个阿赖耶识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意识出来,使令它的这个无量无边的业力有得果报的力量,这是它第一个影响。

        其次,它外扰前六皆成有漏,它不但是对已经造成的业力产生了影响,它也对于你现前所造的每一个业力有影响。前六转识做了很多的善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善业,也就是因为第七意识的这个我爱执,使令我们所造的善业变成有漏,不能跟无上菩提相应。就被这个我爱执所染污了。

        所以《成唯识论》对于恒审思量做出了一个评论,说它是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外扰前六皆成有漏。可见得这个第二能变的思量,它对我们的这个心识乃至于生命,的确是有重大的影响,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个影响是一个负面的影响。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讲到这个第二能变在有漏位的一个相貌:“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