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9 / 1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第二个当量果义,就见分去攀缘相分的时候,它要以自证分去当量果。这个量果这句话是印度古时候的名词,印度的当时的情况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量,这个量就是识了或者是正确的认识或者是不正确的认识;或者是现量,或者是非量。那这个量它有一个能量的一个所量的,能量的是见分,所量的是相分。这个见分去攀缘相分,这当中又有一个判定的人判断者,这个判断的就是量果,就是能量所量跟量果,就有三个东西。这个自证分能够当这个见分去攀缘相分的量果,它能够当判断抉择者。所以这个自证分有两层意思,有一个量果义有一个依止义。再看:

        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而不谬故名“证自证分”。

        ——糅合《宗镜录》——

        自证分去判定见分的时候,如何来判定自证分呢?就证自证分又能当量果,一个更微细的一个心识。不过自证分跟证自证分这两个意义是很接,很接近的。我们可把这个四分识的四分分成体能所的关系,把它做这样的归纳就清楚。就是说,先分成体用,就自证分跟证自证分是一个内在的体性,它是一个内部的体性,不表现在外的。见相二分是外在的作用,这个作用当中,又分成能所,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体用能所的关系,这样容易清楚。我们再看譬喻:

        第十二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二)四分三喻

        相分——镜中影像——所照——用

        见分——镜光——能照——用

        自证分——镜面——体

        证自证分——镜背——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