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7 / 1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问:这个“寻伺”,“寻伺”跟“恒审思量”是否有相同之处?

        答:这恒审思量是第七意识,寻伺我们昨天也讲的很详细,寻伺是第六意识。这个恒审思量他的功能是恒跟审,他的思量是非常专一的,他的所缘境是不改变,他一直在思量第八识的见分,这个寻伺他不同,寻伺他也是在心中的忆缘境中转,但是他那个忆缘境的所缘境是变化的,他前一剎那是忆念佛的境界,下一剎那忆念法的境界,或者是僧的境界,他的寻伺他是变化的,不像恒审思量是不变的,这个地方不一样。

        问:一切种识当中的此识一类无记,跟第八识的一类相续,这两处的一类是指第八识的无復无记?

        答:是的,第八识的相貌是一类的,第八识的相貌是最稳定的,不管你在染污的境界活动,不管你在清净的境界活动,第八识的相貌永远是保持无记性,他不起善念也不起恶念,他叫一类是这个意思的。

        问:请问法师,第一个问题:忿恨恼是一定依止这三个次第而生起,或是可以突然跳出恼不经过忿恨?

        答:忿恨恼是从他的定义上来说,一定是照次定生起的,他是由浅而入深,他是次第生起的。

        问:第二个,造业的时候没有惭愧心,到得果报的时候以惭愧心来忏悔,是否可以改变或减轻果报?

        答:当然惭愧心是一定可以改变果报的,不过你当时在造业的时候,如果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都没有惭愧心,你以后要改变这个果报比较困难一点,但是多少都会有改变,但是会比较困难,比一般人困难。

        问:第三,成已时的时间有多久?是否是一造业马上起惭愧心,还是造业完后过一段时间,回想起来再起惭愧心,这样子果报是否可以减轻?

        答:我们在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把这个业性分成三个阶段,就是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就是说你造一个善业也好、造一个罪业也好,这个业你在造之前充满了期待。比如说:你现在要去参加一个佛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法会,一个诵法华经的法会,你三天前就晚上睡不着觉了,充满了期待,方便时,他的心特别的强大。根本时,在造业的时候念念的欢喜,强大的意乐,造完以后念念的随喜,坐车从法会回到寮房的时候,“哎呀,我做这个法会做得太值得了”,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生起随喜的心情,你这个业是强大的业力,方便有情、根本有情、成已有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