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第一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净界法师主讲

        第一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法师慈悲,和尚尼慈悲,诸位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诸位居士,阿弥陀佛。好,请放掌!学人这次很欢喜有这个殊胜的因缘,来跟大家共同地学习《唯识三十颂》。

        佛陀在《大宝积经》上,说了一个偈颂,说是:

        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佛在《大宝积经》当中,他把这个世间有漏的福报,跟出世间无漏的功德,做了一个比较,说假设我们今天是用满设恒沙界,这个恒河沙世界的这个珍宝,来供养这个佛陀,这样子所累积的善业,它本身是一个有漏的福报,换句话说,这样的善业,对我们内心的烦恼跟罪业,没有对治的力量,它不能具解脱这个生死的业力,所以说,它比不上我们能够在一天当中放下世间的尘劳,来修习这个涅槃寂静的功德。因为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当中听闻正法,经过这样法义的思惟,使令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光明的智慧,这种光明的智慧对我们心中的烦恼跟罪业,它有对治的力量,它能够对治我们无始的烦恼跟罪业,它有一种解脱的功德。所以佛陀对我们弟子们,是赞叹我们能够经常地听闻正法,经常地思惟正法,这个是我们在讲《三十颂》之前,跟大家互相地勉励。

        这个《三十颂》它是一个唯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教法,是印度的天亲菩萨所做的,在讲这个《三十颂》的课程之前,我想先把这个唯识学这个教派,它在印度一个生起的因缘,先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佛在世的时候,佛陀的弘传的因缘,是普门示现,就是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弘传的因缘,他是以一个音声,这个一个音声,就是佛陀以他的平等的大悲心,流露出种种的教法,但是众生的根性的差别,众生随类各得解,有情的众生,他过去所栽培的善根不同,所以听闻到的法义就有所差别,这种情况在《法华经》,佛陀做了一个比喻说,说是一雨普润,三草二木各得生长。说佛陀的教法,就像这个雨水一样,这个雨水打在大地上,不管是东边的雨水,也不管是西边的雨水,它的雨水的味道是一致的,是无差别的,但是生长在大地的这些草木,有大的草木,有小的草木,它吸收的水份就有所的差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