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简单的讲就是第一句话,总结就是这句——生即无生。就是说它虽然有一个它的活动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体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它是可以假借因缘而生,也能够假借我们戒定慧的因缘而消失,因为它不是那么的真实,不是那么的坚固。好,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如此研观,勿令休息,
解种薰发,惑种自消。
——《观心法要》——
我们只要根据诸佛菩萨的这样的一个开导,这些道路法门这样去走,你有一定的功课,你这样子慢慢的解种薰发,你心中的光明智慧——你不断的去思惟,你就会产生光明了。那么这些烦恼的恒审思量,这个第七识恒审思量的捏造的自我意识,就被你动摇了,慢慢就消失掉了,就是这个意思。
在禅宗有一个禅师很有名,叫雪峰禅师,雪峰禅师他住在福建雪峰山去摄受众生。这个时候有一个北方的禅师去参访他,他从北方走到南方要走好几个月,好不容易爬到山上以后就跟雪峰禅师顶礼,雪峰禅师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禅师说:“我从很远的北方走过来,走了三个多月”,雪峰禅师说“你辛苦了”,那么这个禅师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我仰慕你的道德,这个辛苦值得。
雪峰禅师说你来这个地方有何所求呢?这个禅师说:“请和尚开示修行的法要”,就是说我出家很久了,不知道怎么办,怎么修行才好?请你开示我一条光明的道路。雪峰禅师讲了两个字就走了。他说:修行之道就是——出去。
出去!
这句话怎么说?我们从唯识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万法唯识,万法唯识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初能变,第八识的思量能变,把我们的果报变现出来,或者是一个庄严的色身,那么他有他的感受思想,就是初能变,异熟能变,把我们过去某一期的业力变成一个果报,思量能变就有一个问题——唯识所现——唯识所住。第七意识就使令我们的心捏造一个自我意识就住在这个果报,雪峰禅师就叫我们出去——修无住,无住法门对我们净土宗就很重要了。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起颠倒,
他为什么起颠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