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8 / 11)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谓:一者第八——名异熟识。二者第七——名思量识。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外道说我们的心有三魂七魄,佛法是不同意,其实我们的心主要是三种功能而已。我们来简单说明一下,

        一、第八识

        第一个叫异熟识,就是第八识,这个第八识它的成就是由业力的熏习所成就的,叫做异熟识。那么思量识跟了别识,它不是由业力,它是由思想所成就的一种概念。你听到什么样的概念,就影响到你的思量,影响到你的了别,所以我们研究心识,一个是所谓的因缘,因缘变由业力所形成的,一个是分别变,由分别心的熏习所成就,两种。

        我们先看异熟识,异熟这两个字我们做一个说明,这个异就是差异,这个熟就是成熟。第八识在我们整个生命当中,它有成熟业力的功能,你造了一个业力,比如说你是造一个善业,那么谁把善业转成果报呢?就靠第八识,它能够把业力转成果报叫成熟。比如说我们今天拿米去煮饭,那么米为什么会变成饭?因为它有电锅,所以电锅有成熟米的功能,所以电锅可以说是熟,它能够把米煮熟。第八识亦复如是,说我造业的时候是造布施、持戒的业,为什么变成天的果报呢?因为有第八识能够成熟它,它的成熟有三种差异:

        第一个、异时而熟

        时间上有差异。我现在很努力的布施、很努力的持戒,但是我还是很痛苦,这怎么回事呢?就是说,你造业的当下这个业力不能马上表现出来,先保存下来。你现在的果报是你以前的业力变现出来的,这个业的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完,你要继续承受,那么你今生的业是来生才受用,也就是说我们造业跟得果报有前后时间的差异,所以很多人很难了解因果的道理,说这个人杀盗淫妄什么事都干,但是他还是很顺利。那是因为他过去是有一部分某一个族群的善业刚好表现出来,他今生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是先保存下来。所以第八识是在成熟果报的时候,它是有前后差异的,叫做[异时而熟]。

        第二个、异类而熟

        这个类就是性质,你去造业的时候“因通三性,果为无记”,你造业的时候有善性、恶性,但是果报完全无记,诸位我们研究唯识要注意,讲到果报不讲善恶,这个人贫穷,贫穷不是罪业,贫穷只是痛苦的果报,因为罪业它有招感性,业,就是要招感性的,说这个人贫穷,他贫穷要招感痛苦,那么这样子会构成什么?一因多果,他造了一个罪业,招感贫穷,这个贫穷又招感罪业。

        所以果报不论善恶,贫穷、丑陋,只能够是一个痛苦的果报,它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是无记。只有因地才讲善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