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2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一、有教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佛陀灭度以后的前面的六百年,解深密经叫做有教的时期,有没有的有,有教时期。

        那么有教时期,当然主要是小乘的部派佛教。他们的整个思想从四谛十二因缘建立出我空法有的思想,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流转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因为生命是无常变化,但是这宇宙的万法,这些因缘所生法,包括生死的杂染法,也包括涅槃的清净法,这个法是有真实性的。这样子我空法有的思想,就建立一种对生命跟涅槃的互相对立的观照。也就是说你要么在生死流转,你要么趋向涅槃,这两个是不能并存的,因为这个法是有真实性的,有真实性当然就是对立。那么我空法有的思想的观照就引导我们放弃了生死而趋向于安乐的涅槃。这个就是一种有教的时期。

        二、空教时期

        从佛灭后六百年到九百年的三百年当中,《解深密经》把它判做一个所谓的空教时期,就是以般若经为一个主流的发明缘起性空的道理。缘起性空就是说基本上生死的流转是因缘所生法,那么清净的涅槃也是假借戒定慧的因缘而显现的,所以就把生死跟涅槃的这种相互的对立性消灭掉了。一切法毕竟空来观察整个生命的相貌,那么这样子观察基本上比有教更加的彻底。但是到了末流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导我们趋向于偏空,我们只是安住在空。那么对于诸佛的广大的功德庄严,就会产生一种不生好乐的心情。

        三、中道时期

        所以说从空教的时期到佛灭后九百年以后,就是所谓的非空非有的中道时期,就是唯识的思想,以万法为识,以一切法,包括杂染法,包括清净法是我们的一念心识所变现。那么以这样子的正确的所谓的非空非有的观照,我们就能够正确的远离小乘的执着法跟中观学者的偏空,使令我们能够很正确的走入中道的实相,我们一方面能够放下自我,一方面我能够主动的积功累德。所以唯识的教法基本上它一方面谈到我们清净的本性,但是它也一方面强调由于我们的业力的熏习,我们内心当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相貌,也强调因果的这些差别。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很认真的学习《唯识三十颂》,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就建立整个大乘的正见,就是你能够很正确的去观照生命的真相,包括杂染的缘起是怎么回事,包括清净的缘起是怎么回事。那么我们有了观照力以后,我们就能够正确的去付出戒定慧的修学。所以我们研究本颂,简单的讲,就是建立整个大乘佛法的正见,成就大乘种性,这个是我们在研究三十颂之前的一个说明。

        好,那么我们现在看讲义《唯识三十颂直解》,那么讲义的整个传承。我们下面有三段的说明,

        第一个,天亲菩萨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