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能变就是了境能变,了境能变主要的主题就是“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主要是这个主题。我想在次第上,应该先解释“了境为性相”。所以我们先解释二和三,看二,这个二是体性门。
二、云“了境为性”者——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
三、云“了境为相”者——六识即以了别尘境为行相也。
前面的两个能变,初能变主要是异熟,第二能变的功能是思量,第三能变的这个了别功能就是了境。什么是了境呢?《成唯识论》解释:了别粗显的境界,故名了境。它能够明了分别粗显的这些六尘境界,所以叫做了境。就是前六识以了境为它的体性,也以了境为它的行相。这个是前六识的一个通相,共通的相貌。
“差别有六种”是讲它的别相。因为前面的两个能变都只是一个识而已,都是一个识;那么这个了境它的总相——通相就是了境,但是开出来有六种,开出来就是通相是了境,它的别相就差别有六种。同样是了境,但是它所明了的境界各有各的不同,所以讲差别有六种。这个差别是指两种差别:第一个,它所依的根不同,有差别。就是这个六识所依的根有不同,同样是了境,但是所依的根不同。其次,它所缘的境界不同,所以叫差别,它的所依和所缘都不同。这当中开出六种。
这以下蕅益大师是根据《成唯识论》是解释根。说这个前六识它以根来立名,为什么不以境界来立名呢?因为前六识它也能够攀缘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不能讲说是色识、声识、乃至于香识、味识、触识呢,要以它所依的根来立名呢?这当中解释,因为这个识和根的关系比较密切,那么根和识的关系是怎么密切法呢?这以下说明有五种的密切法:
“依、发、属、助、如”——有这五种的密切。
一、先讲依,依六根而住。这个识要有一个房子住,因为识它生起了别,它有时候了别,有时候不了别。不管它了别、不了别,它要有一个依止处,就像我们人有一个大地可以住,依止大地而住。这个识依止六根而住,就是依。
二、由六根所发。这个了别性是从哪里发动出来的呢?说我们讲射箭,这个箭是从弓里面发出来的。这个识的了别是怎么发动呢?哦,是从色法这个根发动出来,由六根所发动,这是讲发。
三、再讲属,系属于六根。它要系属于六根,它不能够离开六根来分别活动。
四、助六根了别。它从六根里面发动以后,帮助六根来了别境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