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10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师父答疑】:就是它的自相,是的,因为你看到它,就看到它的自之体相,这个相是它的相貌,跟其他的不同。这个花是这里的花,跟其他的花又不一样。

        【学员提问】:……

        【师父答疑】:第七意识我们上次有学过,第七意识它只能够攀缘现在,不能攀缘过去,不能攀缘未来,它只能过去攀缘现前的阿赖耶。它如果能够攀缘过去的话,你想想看,它会认为阿赖耶识是恒常住不变异的吗?它能够回忆,唉,我前一刹那缘的阿赖耶不是这样子啊,现在有变化了,它很快就会发现阿赖耶识是无我无我所的,是不是?如果它能够回忆过去的话,你想想看,它会对阿赖耶产生我相吗?不会嘛。因为它每一个刹那都缘到阿赖耶识的现在,它就认为现在、现在、现在,所以它认为阿赖耶识都没有变化,是这样的。如果它能够回忆过去的话,它把过去的相貌跟现在的相貌一比,就知道阿赖耶识是有变化性的,它就会知道。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研究八识,应该要有开有合。开出来是八个识,但是合起来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只是现前一刹那法”,你不要以为有八个自体。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识,有三种主要的功能在那个里面活动:一个是异熟的功能,一个是思量的功能,一个是了境的功能。这一念心识具足三种功能,但是这三种功能就是这一念心识,一念心识具足三种功能。

        每一个功能就挟带它相应的心所,异熟有异熟的心所、思量有思量的心所、了境有了境的心所,这个地方就带动了整个心识的造业,整个心识的受熏,整个心识的变现果报。这一切的因果就从这样的一个心识当中创造出来,妙因妙果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当然这一念心识也不断地变化,前一刹那的异熟、思量、了境,跟下一刹那的异熟、思量、了境又不同。

        《唯识学》为了让我们不要含糊笼统,什么叫现前一念心性?太笼统了。就开出了三种能变,这当中有异熟的功能,有思量的功能,有了境的功能在里面,而这三种功能的变化就产生了心识的刹那刹那变化。是这样子的,这个生命就是这样子的,就是“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约现在果谈过去因,则尘点劫前犹若今日;约现在因计未来果,则恒沙劫犹若指掌。故曰: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我们要把这句话好好地背下来,思惟思惟,你就知道这个能变的心识的相貌。

        这个因果是怎么安立的?这个过去、现在、未来是怎么安立的?为什么现前一念能够安立过去、现在、未来?现前一念心性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那么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时间相怎么安立的呢?哦,“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是对望前面,对望后面,这个假名上安立了过去、现在、未来。但是究竟来说,其实“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

        在当念当中,开出了三种功能:异熟、思量、了境。而每一个念头的异熟、思量、了境都有变化,前一念的异熟、思量、了境跟下一刹那异熟、思量、了境是有变化的,随着因缘有变化。但是变化它又相续,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就使令了生命的相续,因果的相续,就是心识的相续带动了因果、带动了生命的相续。

        那么“了境为性相”,这个前六识的了境,我们先到这个地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