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一下,先将霞飞路的50幢洋房出售掉,毕竟明年(1934)下半年沪市就会大量白银外流,1934~1935年沪市地产就会大跌,包括租界也是如此。
在1934年底或1935年去抄底,便可以收租至1941年,当然,长江地产不会再买进来,陈光良准备让平安银行成立地产信托部,在那个时候抄底。
平安银行的资金毕竟是储户的钱,即不能转移至香港,也不能放在银行不投资,因为要支付利息。
接着,林鸿英说道:“好的.长江地产如今也已经将业务多元化,能支撑起这段平静期。”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嗯,你们管理层要做好公司的气氛管理工作,就算闲一点,大家也不该有怠慢,在保证工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多学习一下的嘛!”
“好的”
散会后,陈光良忍不住在想——到底是谁会购买长江地产的五十幢霞飞路洋房呢?
一般来说,大概率是某家华资银行的地产信托部,小慨率是某个最近几年崛起的新晋华资地产商。
华人一般不会直接买建筑,都会选择自己开发;老牌地产商人,一般都是守着老底子收租,不会新进购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