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连同接受款项的单位凭证,以及当期的报纸,给每一个客户拿一份纪念。
这样一来,陈光良也算是在募捐了。
不过他不能将如此庞大的资金,算在上海赈灾会里,那样可能会抢杜月笙的风头。
所以这些‘客户名义’的捐款,直接分散的捐到政府募捐组织去。
一时间,上海的码头也传来陈光良此次的高明赞叹声。
“我错了,我一开始以为陈光良在怡和、太古的打压下,很难有所作为。现在才明白,陈光良的胆量、魄力都是我们华人的佼佼者,又怎么会落败呢!”
“是呢!陈光良这一招高明,换做我是需要运输的客户,我肯定选择他们航运公司,同样的价格,却可以留得捐款慈善的名头,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个事情截止到什么时候呢?”
“不清楚,但应该是要将这场华洋航运的战争打完,或者等这次救灾结束吧!”
“这怕是得几十万大洋吧?”
“保守一点,怎么也得五十万大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