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十年代,一切都变得更好了,例如后面的‘国际饭店’,那就是二十层的建筑大厦,总投资高达几百万大洋,由本土四大银行共同投资。
只可惜,要不是他知道五十年代后的形式,哪怕是冒着抗战风险,陈光良也想投资一个真正的‘地标性建筑’在沪市,名垂青史。
毕竟只要战后能拿回,暂时被没收征用也可以接受,就怕私有变成公有,将来拿不出来,这就是打水漂了。
别看陈光良已经投资了‘香格里拉饭店’,而且投资也高达100万大洋,但饭店本身可以经营到1937年,期间经营大概是五年时间,这个都已经差不多可以赚回本。其次,陈光良只需要在1936年底开始出售,还能大赚一笔呢!
风险不存在的,毕竟哪怕是从1937年继续经营至1941年(孤岛时期),同样也能赚钱。
“杜厂主,首笔建筑资金我们会准时在6月6日交给你们!”
“陈先生客气,在上海滩谁不知道长江地产的信誉。你放心,我们会在6月8日正式开工。”
“好”
送走杜彦耿一行人后,陈光良又和郭德明、陆元台在办公室里谈起工作。
现在是四个区域,在同时开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