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质朴努力的主角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来到城市寻找抛妻弃子的渣男知青的时候,才发现,对方已经借着新一任干部妻子的身份,出国留学去了。
而最后的收尾就是这个渣男选择了背叛祖国滞留海外,同样将国内的干部妻子和家庭抛弃,结果在自由民主的世界里,被“自由的枪声击倒。
书里面一部分主旨,就是渣男知青的下乡之旅,这也是李长河想嘲讽和批判的角度。
当然,这里面不止有批判必然也要有温馨和优秀的知青代表。
比如说,努力学习的知青和农村青年,为国奉献的时代骄子。
毕竟这个年代,人们还是更喜欢真善美的人设。
李长河很想看看,自己这本书写出来之后,社会的反响会是怎么样?
想想他一个知青文学的创始人,玩这么一手,也很有意思啊!
想到这些,李长河的嘴角微微翘起。
随后坐在桌子前面,李长河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
“1970年的冬天,十岁的梁小山第一次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来他的姑姑家走亲戚,哪怕他们的家,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公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