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判断和作业的目的 (2 / 4)

作者:熊猫的大木屋 最后更新:2025/7/3 7:48:40
        以往来大学生来心理中心做咨询,问题无非是这么几样:学业压力、社交焦虑、情感问题(校园青春版)、父母关系矛盾。

        而且这些问题的尺度都不太大。

        有大尺度的,也会第一时间转给资深教授或者外面的咨询室。

        像是南祝仁经历过的什么一心出轨的、被出轨后想刀人的等等等等,学校里面的咨询师是从来没遇到过的。

        再加上中心负责老师虽然也做咨询,但正业依旧是带编制的“老师”,而不是“咨询师”,这导致他虽然人在咨询中心,主业却不是咨询。也因此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咨询上面,面对来访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形成路径依赖。

        遇到学生说“学习不好”,就会归纳成学业问题,然后简单粗暴地把以前的干预方案生搬硬套。

        从而忽略掉那些被掩盖在学业问题背后的东西。

        这就是“标准化”的心理咨询——甚至不能说是心理咨询,而仅仅只是“学生干预工作”了。

        ……

        南祝仁点了点桌子上自己写下的资料:“经过了大一一年,来访者的问题已经转移并且深化了,重心也早就从单纯的【学业问题】从而变成了【学业问题引发的情绪感受】了。”

        就好像是摔断了胳膊,如果第一时间就医,那就接骨、上药、上夹板,没有问题;但如果闲置一两周才寻求医疗帮助,那可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同猛虎的炎症、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了,直接针对骨折的疗法还要往后稍稍。

        南祝仁回忆道:“她刚进咨询室的时候,虽然咨询室里面开了空调,但整个人还是瑟缩在羽绒服和围巾里面,哪怕额头开始微微出汗都没有选择短暂地透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