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来访者很认同南祝仁:“那天……咨询的时候,感觉有点像是,高中跟老师谈话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来访者往羽绒服里面缩了缩脖子,随后又伸出来,朝着南祝仁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南祝仁心下了然。
由学院培训出来的咨询老师都有类似的毛病,他们大致会分为两个极端:要么,就是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共情,完全不会给出建议,很少进行对峙;要么,就是几乎不怎么共情,只用方法论,完全作为“指导型”的咨询师给建议。
而由学院本土培养、随后又在学院就职行政岗位的咨询老师,大部分多数就是后者,或者从前者变成后者。
因此在遇到某些类型来访者的时候,就容易因为不匹配,而产生眼前的问题。
南祝仁此时也只能用一种“真是丢人了啊”的笑容回应来访者。
好在,此刻南祝仁巧妙地把上一个咨询师的烂摊子转化成了资源,构筑起了自己的咨询关系。
而既然咨询关系已经建立,那接下来的谈话就能够稍微直接一些,甚至可以不加弯绕掩饰地去涉及一些私密的话题。
南祝仁心下点头。现在,可以正式开始自己的节奏了。
他说:“那接下来你能说说,在上一次咨询之后,你的感受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