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用这种做法做出来的藕粉丸子当然比其他做法要好吃很多,但同时难度又很大,它的核心灵魂不再馅料,不在汤,而在于摇的过程。”
郑思源说完了。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中途没有任何卡壳,甚至没有过多的废话。
秦淮完全信服了。
秦师傅直接切换回小秦师傅的模式,虚心请教小郑师傅:“那这个摇是有独门的技巧,还是单纯的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郑思源肯定地说,“你刚才做藕粉丸子的过程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摇那一步不是很熟悉,多练练就会了,找到手感就行,你不是最擅长找感觉的吗?”
“平时做点心的间隙摇几个丸子,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吧,我相信就没什么问题了。”
秦淮点点头,表示懂了,小郑师傅讲解的非常到位。
看来A级的藕粉丸子指日可待,不过不能急得慢慢练,也不能一直练,因为一直摇手受不了。
秦淮有些好奇的看向郑思源:“你怎么这么了解藕粉丸子?不对,应该是你怎么这么了解这种藕粉丸子的做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