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董仕点头,“织丝厂的销售科科长,第1批下海的,现在做丝绸生意,可有钱了。听说郑师叔当年下海的启动资金就是他借的,我师父买下国营饭店的钱也是他借的,他是我师父和师叔的发小,好像还是邻居。”“邻居?”秦淮抓住了关键词。
“算是吧。”董仕也不是很确定,“我也是听说的。我师父和师叔学艺的时候一直是住在我师公家里,龚先生是我师公的邻居。”
“当年我师公出意外,煤炉倒了压在腿上,也是龚先生帮忙把我师公送去的医院。”
“龚先生这些年一直非常照顾黄记的生意,只要是商务宴请一定在黄记,也介绍了很多生意上的伙伴来黄记吃饭。”
“甚至逢年过节的时候,龚先生都会给我们包红包。这两年师父身体不太好,龚先生也介绍了厉害的医生。”
“他人其实挺好的,和大家也都很熟。就是龚先生的嘴太能说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本来三次婚宴这么离谱的事情肯定是不能承办的,结果师父硬生生被龚先生说服了。”
“龚先生这个人呢,本身又很擅长软磨硬泡,只要找到机会就想弄点好东西给他开小灶。我有的时候感觉他可能也没有那么想要,就是看到有机会觉得不说两句浪费了。”
“不过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龚先生很厉害。郑师叔这些年不是基本没有下厨嘛,郑师叔在黄记做点心,10次里有8次是给龚先生做的。过年的时候更不用说了,龚先生的年夜饭都是特别定制的师父亲自下厨做的三头宴,二十几年了,年年如此。”
秦淮懂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金牌销售吃不到的饭。
“那龚先生有什么爱吃的点心吗?早餐也行,包子、馒头、烧卖什么的。”秦淮问,“我记得你们姑苏这边的蟹黄烧麦好像还挺有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