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7 动手 (2 / 9)

作者:渔雪 最后更新:2025/7/3 3:20:21
        一帮人就着材料问题聊起来。

        俞兴不是第一回见蒋浩民,早在碳硅集团还没正式启动之前调研国内供应链情况的时候就和他聊过,彼时知道宝钢已经有980MPa高强度钢的量产,还把这个情况在供应商大会的时候当作信心的注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供应链的进步和发展,想要打造中高端定位的车型无疑是难以实现的。

        高强度钢和毫米波雷达类似,国外掌握这类技术的供应商存在默契,不会把产品供应给国内的汽车厂商,只有自家取得突破之后才能出现松动。

        宝钢今年12月在申城的生产线就会正式投产,明年就能实现1500Mpa的热成型钢的工业化生产,性能可以对标全球顶尖的安赛乐米塔尔的产品。

        俞兴称赞一句打破国外垄断,蒋浩民也笑吟吟的担得起这样的话。

        不过,蒋浩民这一趟过来除了看看碳硅集团,看看一直保持联系的俞总,也有一件正事:“俞总,我们现在在搞高强度钢和低强度热成型硅材料非消融激光拼焊技术,可以把不同厚度和强度的钢板焊接成一体,既能保证强度,预估也能实现15%左右的减重,咱们这方面是可以做个打包方案的。”

        俞兴眨眨眼:“‘在搞’?那就是还没出来啊,现在这么急着干什么,等技术出来,我们做验证再聊聊呗。”

        “先找客户嘛,俞总,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你了。”蒋浩民热情推销道,“那些老厂老品牌有老技术的桎梏,这样的新技术就得碳硅集团先上先享受,你这边给个意向,我回去也能帮你争取最好的方案。”

        俞兴不置可否,碳硅集团已经确定会和宝钢合作,采购它的高强度钢材,1500Mpa是全球一流水准,又能确认投产,还会先在申城这边的合资品牌上验证,但新的拼焊工艺就得谨慎些了。

        他听着蒋浩民介绍了一会,笑道:“我们和宝钢签个长期供应协议,你们就应该提供焊接工艺包括设备调试服务啊,怎么还想着多收我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