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半步菲奖 (8 / 10)

作者:模拟空心菜 最后更新:2025/7/7 0:59:54
        想要得到别人的指点,他自然也要表示一些诚意。

        他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大数学家,相信他们的学术道德,并且这么多人在场,还有监控,他也不担心自己的idea被剽窃。

        他哪里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如果真讨论出了什么成果,他肯定是最大受益人。

        在数学界,往往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师承。

        因为近现代数学学科的细分子领域都特别小,即使是同一个大领域的研究者,很可能也看不懂其他子领域的人的工作,这基本上决定了很多领域只有跟着特定的学者走才有成果做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科研对学者的依赖是很强的。

        高中学数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学数学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答疑。

        数学文章不会详细到告诉你每一步动机是什么,纯自学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做,而有好的老师,则会解决很大问题。

        这个情况即便在数学入门阶段就已经存在,到后面细化的科目只会更严重,并且一个好的老师对知识会有观点更高的理解,高屋建瓴,学起来自然举重若轻。

        而数学界很多论文因为篇幅所限,或者数学家敝帚自珍的心态,证明里面常有大量的防御性证明比如“易得”“可证”“注意到”,它们不影响验证证明正确,但是缺了这些东西,证明可读性就会非常差。

        还有大量不出现在证明纸面上的试错过程,像建筑的脚手架一样,房子建完了就拆掉,干干净净,让人不知道建筑一开始怎么建的,还有各种被前人走过的弯路,同样不会出现在论文中,只是被藏在稿纸堆中,这些都是数学学派的底蕴,能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节省无数的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