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美作家会议,在洛杉矶会议中心的会议厅如期召开。
历届邀请的名单都需要仔细地审核,美方的代表必须是立场可靠的友好人士,就像离经叛道的风云人物、“垮掉的一代”的标识人物金斯伯格、加里·斯奈德,全都是文学界的左派分子。
即便如此,方言对整个作家会议仍然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因为到了会场,才发现出席的基本上都是诗人,而会议日程的安排也大多是诗歌为主。
比如,论如何把写诗与译诗、中文与英文的不同感性之间转换融合……
“怪不得这次代表团里来了那么多诗人呢。”
铁甯环顾四周,然后把目光落在方言和蒋紫龙身上,“算上冯老,就我们四个写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三个。”
蒋紫龙玩味地纠正道,“别忘了岩子他也是诗人,而且是个诗词双修的大诗人!”
“损我呐不是。”
方言白了一眼,这年头在世界文学界受欢迎的华夏诗歌,主要是朦胧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