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把“军垦1号”的种子寄给全国各地的农民,瓶身上贴着纸条:
“这是咱们自己的种子,种下去,就会有收获。”
叶雨泽望着孩子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所谓传承,就是父辈把种子交给他们,他们再把种子交给土地,交给下一代。
就像军垦城的胡杨林,根在地下连着,叶在天上迎着风,一代又一代,从来没断过。
夜幕降临时,军垦城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艾伦和周教授正在讨论如何把野生麦的抗寒基因导入水稻,年轻的研究员们在电脑前绘制基因图谱,老所长则带着人在试验田里测量小麦的株高。
叶雨泽站在实验室的天台上,看着月光下的军垦城——
基因库的灯光像星星,试验田的轮廓像沉睡的巨人,远处的胡杨林在风中低语。他知道,孟山都的反击还会继续,专利战、价格战、舆论战……这场仗还得打很久。
但他不怕。因为他脚下的土地里,埋着无数军垦战士的汗水。
实验室里,坐着一群愿意为种子付出一生的科学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