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曲高和寡 (2 / 4)

作者:田梦顽 最后更新:2025/8/19 10:09:02
        “此方被张锡纯先生称之为治温病第一方,同时也称石膏为治寒温第一要药。”

        “汗下之后而其病不愈,是因为此病是温病,患者素来阳气较旺,汗下之后,外邪乘虚内陷入里,从阳化热,其里热反胜,汗出蒸蒸,喘促而急。所以使用麻黄宣肺合石膏之辛凉透出毛窍,使热从外而消散于无形则愈。”

        “后人运用此方,一是治里热盛,如肺家诸炎症、哮喘入里化热等等。二是治疗外寒内热之证。此为素有内热,外感为寒所束缚,也就是俗称的‘寒包火’之证。”

        “在临床上,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应用甚为广泛,绝不仅仅只应用于热喘之证。”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视麻黄和石膏用量作多种调节,即可轻灵活泼,也可持重老成,临床发现,愈疾速度之快远非桑菊银花之流可以相提并论。如见麻杏石甘汤证者,见心衰症状或其下虚者应该加入适量附子,则其愈甚快。”

        说到这时,张景又喝了几口温水,然后继续娓娓说道:“关于‘云龙三现’对应的三个经方,最后,再来说一说治疗湿喘的麻杏苡甘汤。”

        “这个方子出自《金匮要略》,原本是张仲景用来治疗风湿病的。原文为: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病人自觉全身上下都疼痛,发热以下午三点到五点为主,这种病名为‘风湿’。这个病起病因为出汗后没有及时擦干直接当风而吹,或者长期呆在温度低或者寒冷的地方而不注意保暖所导致的。”

        “既然是治疗风湿病的,怎么又用到了治疗湿喘呢?其实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门》有一案即是用麻杏苡甘汤加茯苓进行治疗的,刘老或许是受此启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大大的发挥,推为治肺位喘证的三主方之一。”

        “说完了肺位,接着再说心位。”

        “刘老曾在著作中有这样的论述: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其上居于胸,秉火阳之权威,震慑下焦水寒之邪不敢越雷池一步。今心阳虚于上,水寒之气动于中,是以有‘水心病’之生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