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先与李善道商量,固然是引起了李善道的嘀咕,可他向李密提出的建议,却正合了李善道的心意!李善道、刘黑闼再次对视了眼。
摸着颔下短髭,李善道故作沉吟了片刻,转问刘黑闼,说道:“阿兄,长史此意,何如?”
刘黑闼拍了下案几,慷慨说道:“为人臣者,自当为君分忧。长史所言甚是,这么多的新兵,若是一下就全都送去兴洛,确是极有可能,会反扰了魏公的心神,如是因此耽误了打洛阳这件大事,贤弟,咱们可就是一片忠心,办成了坏事,罪莫大焉!还是长史考虑得周到。正该是我等先将这些新兵编为行伍,作些操练,待可用之后,再送去兴洛,献给魏公!”
郭孝恪笑吟吟的,摇着羽扇,瞧瞧刘黑闼,瞧瞧李善道,笑道:“二郎,怎么样?”
“好!我阿兄与长史的意见既然一致,咱们就按长史此议来办!”
郭孝恪说道:“二郎若无异议,那从新兵中选拣精壮万人此务,这点小事,就不必劳二郎费神,俺亲自来办;对余下新兵的编伍、操练之事,二郎,你我则须好生计议计议。”
“长史一定也已有谋划,敢先请听下长史的高见?”
郭孝恪毫不客气,便就说道:“俺是已有了点想法。这第一,李将军、王将军等此次襄助你我攻取黎阳,各有功,不可不赏,且你我要想为魏公守住黎阳,扎脚河北,李将军等是地主,你我也不可不借重,故可先请得魏公旨意,将这新兵,拨些与他们,权作赏功、笼络。
“第二,具体到编伍、操练事宜,肯定是先得编伍,编伍方面,十几万人编伍,不是件轻松的事,别的不说,就只编伍后的各级军吏、将校,就得好大一批人,只从你、我、刘将军部拨调,恐怕不够,因此须得仍上书魏公,请魏公拨调些得力的将校、军吏,前来帮助你我。
“暂且,俺就先想到了这两条,二郎觉着可用不可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