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后,郑元璹献郡从降。李渊任他为太常卿。原本是被调任到长安朝中了,李世民援河东时,因汉军、刘武周两军夹击,声势逼人,以他曾为文城郡守之故,李渊特令他从军参佐。结果,於汉军与唐军的临汾等战时,他被突入文城郡的黄君汉部俘虏了。
像郑元璹这等俘虏,才能不出众者,李善道一概交给了时在河内督办辎重后勤的于志宁处置。
于志宁起身,行礼答道:“敢禀大王,王师还河北以后,即与宇文化及连番鏖战。郑元璹尚未授官,也没在军中,臣将他与别的一些俘臣,暂留在了河内待处。”
却是说了,郑元璹既然家世显赫,又本身先仕隋为右武候大将军、文君太守,官职不低,到了李渊手下后,也得到重用,却怎么会在汉军中,至今尚未得到授官、任用?原因也很简单。郑元璹与他父亲相同,人品不行,其父贪财好贿,他事亲,不以孝闻,清论鄙之。于志宁瞧不起他的品行,故此没有向李善道举荐他,授任职务,而是自行决定,暂时先将他闲置。
不意这个时候,他被薛世雄给提了出来。
于志宁回答完了郑元璹现下的状况后,迟疑了下,又说道:“大王,郑元璹虽出自荥阳郑氏,门第高贵,父祖显宦周、隋,但其品行有亏,事亲不孝,时论非之。臣窃以为,不可重用。”
李善道考虑了下,却明白薛世雄点名要郑元璹佐助的用意。
荥阳北与东郡接壤,此其一;南与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接壤,此其二。
亦即,荥阳此郡,当下对东郡、对汉军相当重要。
若能将此郡得之,不仅可稳定东郡,还能汉军的兵锋接近洛阳,与洛阳北边的河内郡,形成犄角之势,对洛阳的隋军也好、对李密也好,尤其李密,足以造成一定的威胁。某种程度说,乃至能够以此,将对李密的形势,从单纯的防御河内,转为潜在的两线进攻。
故而,郑元璹人品尽管不行,薛世雄看中的,是其族在荥阳的声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