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四章 忠义论评复招信 (5 / 6)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屈突通呆了呆,旋即明白了李善道的意思,说道:“大王是想借此,探知长安情况?”

        “不但是探知长安情况。”

        屈突通说道:“大王还欲借此,通过臣,行诈降之计,以欺哄李渊?”

        “正是如此!从河东撤兵时,闻报薛举大举西进,这几时,长安周近的巡防日渐严密,杨粉堆、康三藏的斥候、商队多是外地人,难以深入打探,即便打探到了,情报也不好带出,故新的情报一直未有。亦不知李渊与薛举这一仗,打的如何了。又闻李渊司马昭之心暴露,已然称帝,同时也不知他称帝后,长安伪朝现在是个什么动静,人心服否。

        “故劳公与次子通信,就是欲借此,将这些消息探听一二。

        “至於劳公给李渊回书,料李渊遣子与公,是为向公示好,其书信中虽未有招揽之言,追究其意图,无非两意。一个是在探知了公有归顺之意后,使公为其内应,察我河北内情;一个是借公之力,察我河东驻军之内情。公此与李渊回书,便可伪作有意归顺之态,以争取获得他的信任。等获得了他的信任之后,便可反察其内情,并以假消息哄骗与他。”

        屈突通听明白了李善道的目的,毫无推辞,当即应道:“臣敢领命,今天就拟书信,送去长安。”顿了下,问道,“与犬子的信,臣知怎么写,然与李渊回书,臣怎么写?敢请大王示下。”

        李善道沉吟片刻,说道:“公若直接就言归顺,李渊必疑,故回书不宜过於直白。公可言感其厚意,却不必明言归顺。切记,字里行间,须透露对隋室之忠,以惑其心,又可隐露对时局之无奈,以引其探询。如此,方能既得信任,又不露破绽。公以为怎样?”

        这与屈突通想的大致相同,他三度伏拜在地,说道:“大王高见,臣知怎么写了!”

        李善道唤杜正伦进帐,写了给屈突寿的任命书,交给屈突通,笑道:“屈突公,近日军务忙,我就先不见贵公子了。等打完了这一仗,歼灭了宇文化及,我再设宴,亲自祝贺公父子相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